微信
官方微信
下载中心
官方微信服务号
护理知识
患者服务
预约挂号
我要预约
专家专科
当前位置:首页 > 患者服务 > 护理知识
预防传染病宣教之“猴痘”
发布日期:2022-09-09     浏览量:1949

近日,国外多国出现猴痘传染病发病情况,我国首例病例于6月24日在中国台湾被发现,9月6日中国香港也出现确诊病例。那什么是“猴痘”呢?感染“猴痘”有哪些临床表现呢?该疾病怎么治疗呢?下面就跟着我们一起学习吧。

一、病毒特点

人猴痘病毒是一种罕见的、散发的、天花样的动物源性病毒。1970年初次发现,主要见于非洲中西部雨林国家。人类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类似天花的水疱或脓疱、发热,但病情相对较轻。潜伏期一般为12天(7~21天),平均病程2~4周,死亡率为1%~10%。

二、临床表现

发病早期出现寒战、发热,体温多在38.5℃以上,可伴头痛、嗜睡、乏力、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。多数患者出现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。发病后1-3天出现皮疹。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,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,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,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,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,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;也可累及口腔黏膜、消化道、生殖器、结膜和角膜等。皮疹经历从斑疹、丘疹、疱疹、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,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,直径约0.5-1厘米,质地较硬,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。

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-4周。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,甚至瘢痕,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。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,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、支气管肺炎、脑炎、角膜感染、脓毒症等。

猴痘为自限性疾病,大部分预后良好。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、免疫功能低下人群,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、病毒暴露程度、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。西非分支病死率约3%,刚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约10%。

三、病原学检查

1.核酸检测:采用核酸扩增检测方法在皮疹、疱液、痂皮、口咽或鼻咽分泌物等标本中可检测出猴痘病毒核酸。

2.病毒培养:采集上述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可分离到猴痘病毒。

四、诊断标准

1.疑似病例: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,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史中的任一项:

1)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;

2)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;

3)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、体液或分泌物。

2.确诊病例:疑似病例且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培养分离出猴痘病毒。

五、治疗

1.对症支持治疗。卧床休息,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,维持水、电解质平衡。体温高者,物理降温为主,超过38.5℃,予解热镇痛药退热,但要注意防止大量出汗引发虚脱。保持皮肤、口腔、眼及鼻等部位清洁及湿润,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,以免继发感染。皮疹部位疼痛严重时可予镇痛药物。

2.并发症治疗。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,根据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加以调整。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。出现角膜病变时,可应用滴眼液,辅以维生素A等治疗。出现脑炎时给予镇静、脱水降颅压、保护气道等治疗。

3.心理支持治疗。患者常存在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,应加强心理支持、疏导和相关解释工作,根据病情及时请心理专科医师会诊并参与疾病诊治,必要时给予相应药物辅助治疗。

4.中医治疗。根据中医“审因论治”、“三因制宜”原则辨证施治。临床症见发热者推荐使用升麻葛根汤、升降散、紫雪散等;临床症见高热、痘疹密布、咽痛、多发淋巴结肿痛者推荐使用清营汤、升麻鳖甲汤、宣白承气汤等。

六、感染预防与控制

1.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房。疑似病例单间隔离。

2.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,采取接触预防、飞沫预防措施,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、医用防护口罩、防护面屏或护目镜、一次性隔离衣等,同时做好手卫生。

3.对患者的分泌物、粪便及血液污染物按照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。

通过大力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,不断加强自我防范意识,提高自我防病能力,“猴痘”是可防可控的。

版权所有:广东省生殖医院 粤ICP备:11001192号-1 咨询电话:020-87651527

公交线路:梅花村站:18路、22路、23路、30路、37路、45路、83路、106路、227路

东峻广场站:42路、56路、62路、185路、224路、229路、518路、542路

地铁线路:杨箕地铁站一号线D出口或五号线E1出口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梅东路17号

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037号

Copyright 2021 广东省生殖医院
备案号:11001192号-1
关注官方服务号进行预约